2012年1月25日 星期三

財富自由要有150個月的工資?

最近網路上好像很多人一直轉載這個文章...我感覺有點怪怪的...



先請各位看一下這篇文吧...








*********************************************************


有150個月工資才算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是個虛的觀念,以金錢數目衡量,應該分爲三個階段。


人到中年,才想到要準備退休,以爲銀行理財顧問可以幫我解決問題,不料他們的建議竟然跟我自己儲蓄差不多。


和那理財顧問會面之後,我讀了不少理財書籍,得到一個較爲現實的數字。財務自由是個虛的觀念,應以實實在在的金錢數目來衡量。以下是三個階段的三組數字,可供參考:


要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


第一階段是財務保障,即起碼有相當於6個月薪水的儲蓄,以備不時之需,例如有病須看醫生等。這筆錢不能動用,平日放在銀行裡,隨時可以提取。


第二階段是財務安全,有相當於12個月薪水的儲蓄,以防工作上有突變,例如公司倒閉,或因進修、旅遊等停止工作一年半載,一家人的生活仍能不受影響。


但要達到財務自由這個最終目標,則起碼要有相當於150個月薪水的儲蓄。這樣你才可以毋須爲金錢煩惱。


也許你會問:150個月的薪水就足夠了嗎?


我們不妨算算。比方說,你把150個月薪水投資於甚保守的債券或藍籌股票,每年平均約有3至5% 回報,一年的總收入就等於目前4.5至7.5月的薪水。換言之,每個月大約有現時收入的37.5至60%作生活費,這應該很不錯了。


當然,每個人的要求不同。假如希望退休後每月收入和現在相等,那麽同樣以每年5%回報計算,你最少要有相等於240個月薪水的儲蓄。


150個月薪水是12年半工作收入的總和;240個月,則是20年工作收入的總和。單靠儲蓄是做不到這要求的。


相信許多人和我當年心情一樣,追求財務自由卻不知如何入手,更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做得到。不過,我經歷了不足十年,總算勉強做到財務自由,所以大家不要灰心。


*********************************************************





來試算一下:


如果我一年收入120萬,那我要準備月薪10萬 x 150個月=1,500萬


如果年薪240萬,那就要準備3000萬。





如果我一年收入120萬和一年240萬的時候,我的花費都是一年50萬。我每年花費都一樣,為什麼我會隨著我的收入增加,我的財務自由會變成兩倍?





沒道理。





這篇文章我個人認為可以參考的部分,是可以利用倍數的概念去解釋複雜的公式。





假設我一年花費48萬,月薪五萬,我希望財務自由一個月要創造出四萬的收入,那我預設投資殖利率為5%,那我要到達的財務自由目標算法為:





財務自由目標總金額= X*5%殖利率 =48萬, X=960萬


960萬/5萬月薪=192個月





所以我可以說,月薪的192倍是到達財務自由的數字。





但是每個人的花費,收入,投資商品的殖利率都不同,這個192的數值是會變化的。


所以與其聽他講那個150倍,還是先把自己的財務狀況搞清楚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