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內湖科學園區相關資訊

擴大內湖科技園區 葫蘆變金龍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台北報導】 2007.07.27 04:24 am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鑑於內湖科技園區發展趨近飽和,將透過都市計畫變更擴大園區範圍,初步規畫採分階段推動方式擴大現有149公頃園區,範圍最大將擴大到近500公頃,原本呈葫蘆形的小內科,將變成沿基隆河北岸呈現一條金龍形狀的大內科。





市長郝龍斌昨天在首長早餐會報聽取發展局長許志堅說明,同意擴大內科園區的政策方向,指示發展局盡速將政策提報市政會議通過,以便及早定案。





內湖科技園區原本是輕工業區,91年經市議會通過另訂輔導管理辦法,及市都委會通過細部計畫變更,同意在工業區土地發展科技產業,更名內湖科技園區。





由於內科149公頃範圍使用率已逾90%,發展局構思將鄰近可供發展的其他工業區土地,經都計通盤檢討,變更為特定專用區供科技、金融產業進駐,以擴大內科的發展效能。發展局並將目前、擴大後的園區範圍,分別暱稱「小內科」、「大內科」。





據悉,發展局「相中」的擴大範圍,將以小內科以南的大灣南段、新明路、蘆洲里等工業區為主,內湖五期重畫區也在其中,小內科北側的北勢湖工業區也納入;依此範圍,大內科面積將達500公頃,且將視各區推動的難易度,分階段列管實施。





市府官員指出,一旦採最大擴大範圍,大內科範圍將北起北勢湖工業區,沿基隆河北岸一路延伸到與汐止交界,若將緊鄰北勢湖的住商娛樂區視為龍頭,大內科形成的科技產業軸帶,形狀恰似一條金龍,隔基隆河與南港經貿園區相呼應。





雖然目前擴大範圍、時程等計畫尚待市政會議定案,但即使未採最大範圍,大內科至少可新增約80公頃特定專用區土地。





官員說,擴大內科範圍,可擴大科技產業群聚效果、增加企業主投資選擇,也可使範圍內的地主利用土地更具彈性。






















內湖科技園區,台商營運總部





根據台北市政府在去年8月所公佈的廠商普查統計資料顯示,設立不到5年時間的內湖科技園區,進駐企業已超過2千家,員工總數已超過7萬3千人,全區廠商總營業額超過新台幣1兆5千億元。








內湖科技園區已成為全台營業額最大的高科技產業聚落,甚至是台灣企業在佈局全球時的營運總部。同時間的新竹科學園區全年營業額約僅新台幣9千855億元,較前一年衰退了7%,兩園區此消彼長的態勢十分明顯。





內湖科技園區其實是台北市政府「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原本這裡被規劃為台北市輕工業園區,預備安置台北市境內眾多的輕工業廠商,但這些夕陽產業並沒有等到園區規劃妥當便快速外移到中國大陸等地,反而是高科技產業看中這裡低廉的土地成本與辦公室租金而紛紛進駐。





目前內湖科技園區已成為台北市政府的「金雞母」,市府還有意將南港經貿園區、大彎段工業區(中山橋至成美橋)、小彎段工業區(成美橋至南湖大橋)、關渡工業區等地打造為「台北市高科技產業軸帶」,發展以資訊、通信、生技、物流為主的產業聚落。





受到內湖科技園區快速崛起的影響,加上內湖本身便擁有包括捷運、國道、快速道路等重大交通建設的優勢,當地房價在最近兩年可用「一飛沖天」來形容,老公寓每坪單價從18萬元飆漲到20萬元以上,普通的大樓產品,也從20萬附近攀升到近25萬元,漲幅驚人。





專家表示,在內湖科技園區工作的購屋者,或是想購買內湖科技園區周邊的消費者,可將眼光放在環山路以南、陽光街以北、港墘路以西的範圍,這裡距離內湖科技園區最近,生活機能較為完整,房價也頗為適中。





若購屋預算較多時,則建議選擇位於大直大彎北段的重劃區住宅,這裡屬於台北市中山區,與內湖區僅一路(堤頂大道)之隔,附近又有大直舊市區商圈、美麗華購物中心與家樂福量販店,預料有機會成為台北市第2個信義計畫區。





若購屋預算較為拮据,不妨選擇位於大彎南段、行善路旁的「基河一期」國宅社區,這裡總戶數近1400戶,1樓逐漸發展成為商家店面,附近又有家樂福、大潤發、COSCO及眾多賣場,是鄰近內湖科技園區且房價較為低廉的地段。


http://home.url.com.tw/index.php?func=forumbody&f_no=119871&cat_en=reale...


 





‧台北科技走廊





台北市在2003年被世界通訊端協會(World Teleport Association, WTA)旗下的智慧社區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評比為全球七大智慧城市之一,排名第四,與英、美、日、澳、加等國的重要城市並駕齊驅。台北市獲選為全球第四大智慧城市,重要原因之一為台灣是世界第三大電腦與相關設備供應地區,而光是在台北市,即擁有「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內湖科技園區」、及「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三座高科技園區,積極培育人力資源、開發智慧資產。目前台北市將此三大園區及基隆河截彎取直新生地工業區,整合而成「台北科技走廊」產業發展軸帶。台北科技走廊因具備外來擴充性、土地建物成本較低、完善的公共設施且交通便利、聚落效應、及生活機能較完善等原因,吸引諸多外商進駐,未來依舊是台北市之發展焦點,潛能無限。





台北科技走廊產業結構











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大彎南段工業區暨南港軟體工業園區企業家數分佈情形





九十三年五月底





批發及零售業





製造業





營造業





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運輸倉儲通信及金融保險業





其他














目前台北科技走廊總企業家數2,228家,以服務業部門1,782家(占80.0%)最高。























台北科技走廊分布地理位置圖





(可參考http://neihu.c-iweb.com/ho_map.php 之分佈圖)





「台北科技走廊」產業發展軸帶,宛若一台北矽谷,2004年產值已超過400億美元。























南港軟體工業園區





南港軟體工業園區,面積0.082平方公里。鄰近中央研究院、工研院等國家級研究單位,不僅研發資本雄厚,更包含科技、商業、金融、文化等機能。





早在2000年Wired雜誌針對全球46個高科技據點所做的評比報告,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已有全球第8的優異排名,被列舉為北台灣高科技產業帶之端點。目前進駐廠商比重為數位軟體40%、生物技術專區34%、IC設計20%,至2004年五月,園區內一期廠商進駐率100%,二期進駐率76.11%,創造出42億美元的產值。目前如SONY、Philips、IBM等知名廠商、新興 ISP及 IDC公司總部、三大固網公司皆已相繼進駐。





南港世貿二館模型圖











南港軟體園區周邊的世貿二館已於2004年動工,預計2007年完成後,將成為擁有三千個攤位之展覽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及五星級旅館等多功能合一的大型展場,蓬勃的展覽產業將為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帶來更多的機會與人才。

















內湖科技園區





內湖科技園區面積1.49平方公里,空間廣大,交通便利。園區內聚集了3C 產業企業營運總部和研發中心,計畫發展園區成為科技性企業營運總部群聚基地、全球電子產業運籌中心及台灣電信中心之高科技產業聚落。至2005年5月已有1,946家廠商完成營利事業登記,進駐率高達9成,員工人數多達64,000人以上,企業全年營收高達350億美元;進駐廠商包括宏碁、明碁、友立資訊、倫飛、光寶、台灣大哥大、遠傳…等業界知名大廠,美國新惠普、戴爾電腦、奇異電子…等外商也在籌劃進駐。許多國外、中國大陸的參訪團來台後均指名參訪本園區,顯見內湖科技園區的繁榮與發展已獲國際肯定。





內湖科技園區鄰近地區有基隆河截彎取直後規劃的工業區,以輕工業、服務業、及倉儲批發零售業為主,其中有各類型大型商場進駐,生活機能便利,亦帶來無限商機。此外,預計於2008年完工的捷運內湖線,將使內湖科技園區交通條件更趨完善,將增進無窮的發展潛力。





內湖科技園區服務中心











台北市為推動內湖科技園區之發展,已完成進駐廠商輔導管理辦法,設立單一服務窗口,便利廠商研擬投資事務。服務電話:27918385、0800326888。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面積1.94平方公里,其園區定位為兼顧產業、住宅及休閒的複合性園區。捷運淡水線經過此區,交通便捷,附近醫療研究資源豐富,包括榮民總醫院、台北護理學院、新光醫學中心、陽明醫院、振興醫院及和信醫院等醫學研究中心;加上天母、士林一帶的商業機能,以及雙溪南側的文化、商業等機能,為台北市最適宜發展生物科技、媒體、資訊、通訊等知識經濟及科技產業的地點。此外,未來此區設置音樂廳後,結合鄰近的台北藝術大學、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教育館等文教資源,以及雙溪河岸示範性生態社區的建構與永續經營,兼備生產、生活、教育與生態機能,創造富含文化氣息之知識經濟產業園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